真菌性食管炎常見的檢查包括內鏡檢查、食管X線鋇餐檢查、真菌培養、組織病理學檢查、血清學檢查等。
1.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是診斷真菌性食管炎的重要方法。通過內鏡可直接觀察食管黏膜的病變情況,典型表現為食管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及白色假膜附著等。內鏡下還可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及真菌培養,以明確診斷。
2.食管X線鋇餐檢查:
食管X線鋇餐檢查對真菌性食管炎的診斷有一定幫助。可見食管黏膜粗糙、紊亂,有時可見小的充盈缺損或龕影等。但該檢查對早期或輕度病變的診斷敏感性相對較低,對於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能容易漏診。
3.真菌培養:
從食管病變部位採集標本進行真菌培養,若培養出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等常見致病真菌,對診斷有重要意義。但真菌培養結果需結合臨床症狀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因為正常人體也可能存在少量真菌,培養陽性不一定意味著就是真菌性食管炎。
4.組織病理學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是確診真菌性食管炎的金標準。通過內鏡下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真菌菌絲或孢子侵入食管黏膜組織,即可明確診斷。病理檢查還能幫助判斷病變的嚴重程度及有無其他合併病變。
5.血清學檢查:
血清學檢查主要檢測患者血清中針對真菌的抗體等相關指標。但該檢查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相對有限,一般作為輔助診斷方法,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或與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分析時使用。
患者若懷疑有真菌性食管炎,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檢查前需遵循醫生的指導做好準備工作,檢查後根據診斷結果按醫生的建議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