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區分月經還是出血可從出血時間、出血量、出血顏色、出血質地、伴隨症狀等方面判斷。
1. 出血時間:產後月經恢復時間因人而異,不哺乳的女性通常在產後 6 - 10 周恢復月經,哺乳女性可能在產後 4 - 6 個月甚至更晚來月經。而產後出血多發生在產後 24 小時內,稱為早期產後出血;也有部分發生在產後 24 小時至 6 周內,為晚期產後出血。如果出血時間符合相應月經恢復規律,月經可能性大;若在產後特定時間段出現異常出血,則可能是產後出血情況。
2. 出血量:月經出血量一般相對穩定,正常月經量為 20 - 60 毫升,超過 80 毫升為月經過多。產後出血時,早期產後出血短時間內出血量可能較大,甚至超過 500 毫升,晚期產後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有的可能表現為少量持續出血,有的則可能突然大量出血。所以出血量較大且不符合月經正常範圍時,要警惕產後出血。
3. 出血顏色:月經血通常為暗紅色,開始時顏色較淺,隨後逐漸加深,最後又變淺。產後出血顏色變化較為複雜,早期產後出血多為鮮紅色,隨著時間推移,若為少量持續出血,顏色可能會逐漸變深、變褐。如果出血顏色不符合月經血特點,且伴有異常變化,需考慮產後出血異常情況。
4. 出血質地:月經血一般質地均勻,可能會有少量小的血凝塊。產後出血的質地可能因出血原因不同而有差異,有的可能是單純血液,有的可能伴有蛻膜組織等,若發現出血中有異常組織物,更傾向於產後出血相關問題。
5. 伴隨症狀:月經來潮時,部分女性可能會出現輕微的下腹部墜脹、腰酸等不適症狀,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產後出血若為子宮復舊不全等原因導致,可能伴有腹痛、發熱等症狀;若是胎盤胎膜殘留引起,可能會有惡露不絕等表現。伴隨症狀明顯且不符合月經常見伴隨情況時,要考慮產後出血異常。
產後無論是月經還是出血情況,若出現異常表現,如出血量過多、出血時間過長、伴有嚴重腹痛或發熱等,都應及時就醫,讓專業醫生進行詳細檢查和診斷,以便採取正確的處理措施,保障產婦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