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視診需要注意頸部姿勢、頸部對稱性、頸部皮膚、頸部血管、頸部腫塊等。
1.頸部姿勢:觀察頸部有無偏斜、前屈、後伸或僵硬等異常姿勢。正常情況下,頸部應保持中立位,活動自如。若出現斜頸,可能是由於先天性肌性斜頸、頸椎病變、頸部肌肉損傷等原因引起;頸部僵硬常見於頸椎病、頸部肌肉勞損等。
2.頸部對稱性:查看頸部兩側是否對稱。不對稱可能提示有病變存在,如一側頸部腫脹,可能是甲狀腺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等;一側頸部肌肉萎縮,可能與神經損傷、肌肉疾病等有關。
3.頸部皮膚:注意頸部皮膚的顏色、質地、有無皮疹、瘢痕等。皮膚發紅可能是炎症表現;皮膚色素沈著可能與內分泌疾病等有關;皮疹可能是過敏、感染等原因導致;瘢痕可能是既往手術、外傷等留下的痕跡。
4.頸部血管:觀察頸部血管有無充盈、搏動增強或減弱等情況。頸靜脈充盈或怒張常見於右心衰竭、心包積液等;頸動脈搏動增強可見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高血壓等;搏動減弱可能與動脈狹窄、阻塞等有關。
5.頸部腫塊:查看頸部有無腫塊,注意其大小、形狀、質地、活動度等。腫塊可能是甲狀腺結節、淋巴結腫大、脂肪瘤、纖維瘤等,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其性質。
頸部視診是初步檢查的重要環節,但僅憑視診有時難以明確診斷。若發現頸部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結合其他檢查方法,如觸診、影像學檢查等,以明確病因,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