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引起耳鳴的原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積液、鼓膜穿孔、聽骨鏈病變、內耳損傷等。
1. 咽鼓管功能障礙:
咽鼓管是連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當出現功能障礙時,會導致中耳內的氣壓與外界不平衡。例如,感冒、鼻炎、鼻竇炎等疾病可能引起咽鼓管黏膜腫脹、堵塞,使得中耳內形成負壓,進而影響中耳的正常功能,引發耳鳴。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很多人在感冒後會出現耳朵悶堵、耳鳴等症狀。
2. 中耳積液:
中耳積液多是由於咽鼓管堵塞後,中耳內的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而積聚形成。積液會影響聲音的傳導,導致聽力下降,同時也可能刺激中耳內的神經,引起耳鳴。兒童由於咽鼓管相對較短、較平,更容易出現中耳積液的情況,常表現為對聲音反應不靈敏、耳內有嗡嗡聲等。
3. 鼓膜穿孔:
鼓膜是中耳的重要結構,起到保護中耳和傳導聲音的作用。當鼓膜因外傷如挖耳時不慎損傷、感染如化膿性中耳炎等原因發生穿孔時,外界的細菌、病毒等容易進入中耳,引發炎症,進而導致耳鳴。鼓膜穿孔引起的耳鳴通常還伴有聽力下降、耳痛等症狀。
4. 聽骨鏈病變:
聽骨鏈是中耳內負責將鼓膜的振動傳遞到內耳的結構。當聽骨鏈因炎症、外傷等原因出現病變時,會影響聲音的傳導,導致耳鳴。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見,一般需要通過專業的檢查才能發現。
5. 內耳損傷:
中耳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炎症可能會蔓延至內耳,損傷內耳的神經細胞,從而引起耳鳴。內耳損傷導致的耳鳴治療相對困難,可能會對聽力造成永久性損害。
中耳炎患者應及時就醫,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病情加重。同時,要注意耳部衛生,避免耳部進水,減少使用耳機的時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