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疽常見類型有乾性壞疽、濕性壞疽、氣性壞疽等。
1.乾性壞疽:多見於四肢末端,因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凍傷等疾患引起。此時動脈受阻而靜脈回流通暢,故壞死組織的水分少,再加上體表水分易於蒸發,致使病變部位乾固皺縮,呈黑褐色,與周圍健康組織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由於壞死組織比較乾燥,因此腐敗菌感染一般較輕。
2.濕性壞疽:多發生於與外界相通的內臟,如肺、腸、子宮、闌尾及膽囊等,也可發生於四肢,當動脈阻塞同時伴有靜脈回流受阻時可出現濕性壞疽。由於壞死組織含水分較多,適合腐敗菌生長繁殖,故局部明顯腫脹,呈暗綠色或污黑色。腐敗菌分解蛋白質,產生吲哚、糞臭素等,造成惡臭。由於病變發展較快,炎症比較瀰漫,故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間無明顯分界線。同時,組織壞死腐敗所產生的毒性產物及細菌毒素被吸收後,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狀,甚至可發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3.氣性壞疽:主要見於嚴重的深達肌肉的開放性創傷並合併產氣莢膜桿菌等厭氧菌感染時。細菌分解壞死組織時產生大量氣體,使壞死組織內含大量氣泡,按之有捻發音。氣性壞疽病變發展迅速,毒素吸收多,後果嚴重,可危及生命。
壞疽是一種嚴重的病理狀態,一旦發現身體出現相關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避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