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附睪結核的方法有抗結核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支持治療、局部治療、對症治療等。
1. 抗結核藥物治療:這是治療附睪結核的基礎。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療原則是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用藥。一般需要連續用藥6 - 9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以確保徹底殺滅結核桿菌,防止復發。在用藥過程中,需密切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如肝功能損害、周圍神經炎等。
2. 手術治療: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附睪結核局部病變嚴重,如形成膿腫、竇道或伴有睪丸嚴重破壞等情況,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附睪切除術、睪丸附睪切除術等。手術前後仍需配合抗結核藥物治療,以提高療效,減少復發。
3. 支持治療: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加強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魚類、新鮮蔬菜、水果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於身體的恢復。
4. 局部治療:對於局部有結節或腫塊的患者,可採用局部熱敷、理療等方法,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症狀。但需注意避免局部刺激過度,導致病情加重。
5. 對症治療:針對患者出現的疼痛、發熱等症狀,給予相應的對症處理。如疼痛明顯時,可適當使用止痛藥物;發熱時,根據體溫情況給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退熱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安排進行治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傳染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