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骨受損有趾部疼痛、腫脹、淤血、活動受限、畸形等症狀。若趾部遭受外力撞擊或擠壓後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時就醫。
1.疼痛:趾骨受損後,骨膜、周圍軟組織及神經受到刺激與損傷,受損部位的神經末梢會將疼痛信號傳至大腦,從而引發明顯疼痛,尤其在活動或按壓時加劇。
2.腫脹:損傷會導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組織液滲出,積聚在趾部周圍組織間隙中,使局部體積增大,進而出現腫脹現象,一般傷後不久即可顯現。
3.淤血:受傷時血管破裂,血液滲出到皮下組織,由於趾部皮膚較薄,血液淤積後會呈現出青紫色的淤血斑,隨著時間推移,顏色會逐漸變化。
4.活動受限:無論是趾骨骨折還是周圍軟組織嚴重損傷,都會影響趾部的正常活動功能,患者因疼痛不敢活動,且損傷本身也限制了關節的屈伸與行走等動作。
5.畸形:嚴重的趾骨骨折,如骨折斷端移位明顯,會使趾部外形發生改變,出現彎曲、縮短或旋轉等畸形,多可通過外觀直接觀察到。
日常注意保護趾部,避免再次受傷,選擇合適尺碼且舒適的鞋子,減少對趾部的擠壓與摩擦。受傷初期可適當冷敷,減少出血與腫脹,後期可熱敷促進淤血吸收與恢復。在恢復過程中,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度的康復鍛鍊,以恢復趾部功能,但不可過早負重或過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