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蛋白原異常症的檢查包括凝血功能檢查、纖維蛋白原活性測定、纖維蛋白原抗原測定、基因檢測、肝臟功能檢查等。
1. 凝血功能檢查:
主要通過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等指標,來評估血液的凝固能力。纖維蛋白原異常時,這些指標可能會出現延長或縮短的情況,有助於初步判斷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礙。
2. 纖維蛋白原活性測定:
採用特定的檢測方法,直接測定纖維蛋白原在凝血過程中的活性。該檢查能夠準確反映纖維蛋白原的功能狀態,對於診斷纖維蛋白原異常症具有重要意義。若活性降低,可能提示纖維蛋白原的結構或功能存在缺陷。
3. 纖維蛋白原抗原測定:
通過免疫比濁法等技術,檢測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的抗原含量。抗原含量的變化可以輔助判斷纖維蛋白原的合成、代謝等情況,與活性測定結果相結合,有助於進一步明確診斷。
4. 基因檢測:
針對纖維蛋白原基因進行分析,查找是否存在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是導致纖維蛋白原異常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基因檢測可以明確病因,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5. 肝臟功能檢查:
由於肝臟是合成纖維蛋白原的主要場所,檢查肝功能指標如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白蛋白等,有助於瞭解肝臟的合成功能是否正常,判斷纖維蛋白原異常是否與肝臟疾病有關。
在進行相關檢查前,應避免劇烈運動、飲酒等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的因素。檢查結果需由專業醫生進行解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診斷和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