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期間的監測包括心電圖監測、血壓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中心靜脈壓監測等。
1.心電圖監測:通過心電圖機連續記錄心臟的電活動情況,能及時發現心律失常,如室顫、室速等嚴重心律失常,以便迅速採取相應的電除顫、藥物治療等措施,指導心肺復蘇的進行,評估復蘇效果。
2.血壓監測:可採用無創血壓監測或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瞭解血壓變化對於判斷心臟泵血功能、外周血管阻力等情況至關重要。在心肺復蘇過程中,維持合適的血壓是保證重要臟器灌注的關鍵,能據此調整復蘇藥物的使用和復蘇操作的力度。
3.血氧飽和度監測:利用脈搏血氧飽和度儀監測外周血氧飽和度。能反映機體的氧合狀態,幫助判斷心肺復蘇時的通氣效果。若血氧飽和度低,提示可能存在通氣不足、氣道梗阻等問題,需及時調整呼吸支持措施。
4.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可反映肺的通氣和灌注情況。在心肺復蘇中,呼氣末二氧化碳數值的變化能間接反映心臟驟停患者的心肺復蘇效果,如數值逐漸上升提示復蘇有效,若持續低水平則可能提示復蘇效果不佳,需進一步優化操作。
5.中心靜脈壓監測:通過中心靜脈置管測量中心靜脈壓,能反映右心房壓力和血容量情況。有助於判斷患者的循環狀態,指導液體復蘇,避免過度或不足的液體輸入。
在心肺復蘇期間,各項監測指標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應綜合分析。同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監測結果,靈活調整復蘇策略和治療措施,以提高復蘇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