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宮縮痛是指在產褥早期,子宮在胎盤、胎膜從蛻膜海綿層分離並排出後,子宮體肌纖維縮復引起的子宮血管收縮,造成子宮缺血、缺氧狀態,從而出現的下腹部陣發性疼痛。這種疼痛通常在產後1-2日出現,持續2-3日自然消失,多見於經產婦。
產後宮縮痛的產生與子宮復舊過程密切相關。在胎盤娩出後,子宮體肌纖維不斷縮復,被分解的蛋白質及其代謝產物、被擠壓的子宮血管內的血液等形成惡露排出體外。隨著子宮體積及容量不斷縮小,子宮血管收縮,子宮復舊導致子宮缺血、缺氧,引起子宮收縮疼痛。
產後宮縮痛的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的產婦感覺疼痛較輕,僅表現為下腹部的墜脹感;而有的產婦則疼痛較為明顯,甚至難以忍受。哺乳時,由於嬰兒吸吮乳頭會反射性地引起縮宮素分泌增加,從而使子宮收縮加強,疼痛也會更加明顯。
產後要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可通過側臥位、按摩下腹部等方法緩解疼痛,若疼痛嚴重,應及時告知醫生,採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