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在病因、症狀、檢查方法、治療方式等方面存在明顯區別。
1. 病因:
急性胰腺炎:多由膽道疾病如膽結石、膽管炎等、酗酒、暴飲暴食、高脂血症等引起,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對胰腺自身組織進行消化。
胰腺癌: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吸煙、飲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過量飲用咖啡、環境污染及遺傳因素等有關。
2. 症狀:
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現為突然發作的上腹部劇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等症狀,嚴重時可出現休克。
胰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上腹部疼痛、黃疸皮膚和鞏膜發黃、消瘦、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3. 檢查方法:
急性胰腺炎:主要通過血液檢查如澱粉酶、脂肪酶升高、腹部超聲、CT等檢查來明確診斷。
胰腺癌: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腫瘤標誌物檢測如CA19 - 9等、腹部超聲、CT、磁共振成像MRI、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等。
4. 治療方式:
急性胰腺炎:一般採取禁食、胃腸減壓、補液、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等保守治療,多數患者可治癒。
胰腺癌:治療較為複雜,早期以手術切除為主,中晚期則需要綜合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
對於出現上腹部不適、疼痛等症狀的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期明確診斷,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等,對預防這兩種疾病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