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明確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
它主要累及直腸和結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病變多從直腸開始,呈連續性、瀰漫性分布。患者的腸道黏膜會出現潰瘍、充血、水腫等病理改變。
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多樣。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黏液膿血便,輕者每日排便2-4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還會伴有腹痛,多為左下腹或下腹的陣痛,有疼痛-便意-便後緩解的規律。患者可能出現發熱、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狀,病情嚴重時可併發中毒性巨結腸、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其發病可能與環境、遺傳、腸道菌群失調以及免疫因素等多方面有關。例如,長期處於精神壓力大的環境中、有家族遺傳病史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飲食上,應選擇易消化、少渣、營養豐富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同時,要定期復查,遵醫囑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