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常見原因有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子宮收縮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生殖道畸形等。
1. 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女性月經期間,子宮內膜會合成並釋放前列腺素,其中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2含量增加,會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缺氧狀態,從而出現痛經。可通過休息、保暖、喝紅糖水等緩解。
2. 子宮收縮異常:子宮收縮異常可能導致子宮缺血、缺氧,引起痛經。精神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以及過度勞累、劇烈運動等都可能誘發。要注意調節情緒,避免過度勞累。
3. 子宮內膜異位症: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於子宮腔經輸卵管與盆腔相通,內膜細胞可由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在經期時,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也會出血,引發疼痛。需根據病情採取藥物或手術治療。
4. 子宮腺肌病:主要由子宮肌層內的異位內膜腺體充血、週期性出血導致的痛經。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產等造成子宮壁損傷,可能誘發。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藥物、手術等治療。
5. 生殖道畸形:如殘角子宮、陰道斜隔綜合徵等,因經血流出不暢,會引起痛經。一般需要手術矯正。
經期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