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與多基因遺傳病患者存在親屬關係會有此病再發風險。
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疾病。其發病機制較為複雜,涉及多個基因的微小效應累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在親屬之間,由於存在一定比例的相同基因,所以當家族中出現多基因遺傳病患者時,其他親屬攜帶相關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會相對增加。例如,某些常見的多基因遺傳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在家族中往往有聚集發病的現象。如果一個人的父母患有高血壓,他患高血壓的風險就會比普通人群高。因為父母可能會將一些與高血壓發病相關的基因傳遞給子女,再加上相似的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子女發病的風險上升。
而且,親屬關係越近,基因的相似性就越高,再發風險也就越大。比如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之間,基因有大約50%的相同可能性,所以他們患多基因遺傳病的風險相對更高。而二級親屬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等、三級親屬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隨著親緣關係的逐漸疏遠,基因相同的比例降低,發病風險也會相應有所降低,但仍然高於普通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有家族多基因遺傳病病史的親屬,應重視疾病的預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同時定期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