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導致毛細血管搏動徵的原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4-12-27 08:25:35
陳文珍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通常導致毛細血管搏動徵的原因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動脈導管未閉、甲狀腺功能亢進、嚴重貧血、動靜脈瘻等。

1.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病因:主動脈瓣葉、瓣環、主動脈竇等結構病變,使主動脈瓣在舒張期不能完全關閉,血液反流回左心室,導致脈壓增大,引起毛細血管搏動徵。如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主動脈瓣畸形等。

2. 動脈導管未閉:

病因:胎兒時期連接主動脈和肺動脈的動脈導管在出生後未能正常閉合,主動脈內血液持續經未閉動脈導管流入肺動脈,使脈壓增寬,引發毛細血管搏動徵。常見於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3. 甲狀腺功能亢進:

病因: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機體代謝亢進,交感神經興奮,心輸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擴張,脈壓增大,從而出現毛細血管搏動徵。多由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4. 嚴重貧血:

病因:紅細胞數量減少或血紅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攜氧能力下降,為滿足機體需求,心臟代償性加快泵血,導致脈壓增大,出現毛細血管搏動徵。常見於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

5. 動靜脈瘻:

病因:動脈和靜脈之間存在異常通道,使動脈血直接流入靜脈,導致局部血流動力學改變,脈壓增大,引起毛細血管搏動徵。可由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外傷等導致。

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針對具體疾病進行規範治療。

相關文章
導致毛細血管搏動徵的原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