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7周見紅後又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宮頸內口附近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宮頸病變、外力刺激等。
1. 宮頸內口附近胎膜與子宮壁分離:這是臨產前較常見的情況。隨著孕周增加,子宮下段及宮頸逐漸成熟,宮頸內口附近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引起少量出血,之後可能停止。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後續可能會逐漸出現規律宮縮等臨產表現,孕婦可做好待產準備。
2. 前置胎盤:胎盤位置異常,部分或全部覆蓋宮頸內口。孕期可能有無痛性陰道流血,見紅後又消失可能是暫時的。前置胎盤易導致孕期反復出血,增加早產、感染等風險,需密切監測孕婦及胎兒情況,必要時適時終止妊娠。
3. 胎盤早剝:妊娠晚期或臨產後,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可能與孕婦血管病變、腹部外傷等有關。出血情況可能時有時無,嚴重時危及母兒生命,要立即就醫評估病情,根據情況採取相應處理。
4. 宮頸病變:如宮頸炎、宮頸息肉等,宮頸局部組織較脆弱,容易出現少量出血。孕期激素水平變化等因素可能影響宮頸病變表現,出現見紅後又消失。需根據病變具體情況,在保障母兒安全前提下,考慮是否進一步處理。
5. 外力刺激:孕期性生活、劇烈運動、腹部受到撞擊等外力因素,可能刺激子宮引起少量出血,之後出血停止。孕婦應注意避免此類刺激,後續觀察有無腹痛、陰道流血增多等情況。
孕婦見紅後即使出血消失,也應密切關注自身及胎兒狀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