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哺乳期白帶帶血常見病因有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內分泌失調、宮內節育器影響等。
1.陰道炎:
陰道炎時,陰道黏膜充血、水腫,易出現白帶帶血。常見於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等。哺乳期女性身體抵抗力相對較低,陰道局部環境改變易引發炎症。可遵醫囑使用局部栓劑治療,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
2.宮頸炎:
宮頸受病原體感染或損傷後,宮頸黏膜質地脆弱,易出現接觸性出血,導致白帶帶血。分娩時宮頸損傷、產後衛生不良等可誘發。需根據病原體類型選擇合適藥物治療,定期復查宮頸情況。
3.子宮內膜炎:
產後胎盤、胎膜殘留,或細菌上行感染等可引起子宮內膜炎,炎症刺激使內膜血管破裂出血,混在白帶中。應使用抗生素治療,注意休息,加強營養。
4.內分泌失調:
哺乳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不穩定,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引起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出現白帶帶血。一般隨著身體恢復,激素水平穩定後症狀會緩解,可適當調整生活作息。
5.宮內節育器影響:
哺乳期放置宮內節育器後,節育器可能刺激子宮內膜,導致少量出血,使白帶帶血。若出血持續不緩解,可考慮取出節育器。
日常要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避免過度勞累,定期進行婦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