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不出來即大便困難,在馬桶上大便困難應盡量選擇蹲便、轉移注意力、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用藥治療。
1.盡量選擇蹲便:相較於坐便,蹲便更符合人體生理結構,有助於更順暢地排便。蹲便時,直腸與肛門的角度更大,使得糞便更容易排出。如果家中只有坐便器,可以在腳下墊一個小板凳,模擬蹲便的角度,從而改善排便困難的情況。
2.轉移注意力:排便時過於緊張或焦慮可能會加重排便困難。此時,可以嘗試轉移注意力,如聽音樂、看書或深呼吸等,使心情放鬆,有助於緩解排便困難。通過分散注意力,可以減少對排便過程的過度關注,從而減輕心理壓力,促進排便。
3.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對排便有很大影響。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多吃全麥麵包、燕麥片、新鮮蔬菜水果等,以提高糞便體積和軟度。膳食纖維具有吸水膨脹的特性,可促進腸蠕動並改善便秘狀況。同時,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每天至少喝8杯水,以軟化大便。此外,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最好每日清晨起床後及時入廁。避免熬夜,加強全身運動和腹部按摩,也有助於促進腸蠕動。
4.用藥治療:在必要時,可以考慮使用藥物治療來緩解排便困難。常用的藥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滲透性瀉劑,以及開塞露等潤滑性瀉劑。這些藥物能夠改變糞便性質或增加其體積,以便順利排出體外。但需注意,長期使用瀉藥可能導致依賴性便秘或其他副作用,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在採取上述措施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保持肛門部清潔,避免感染;其次,不要長時間蹲坐馬桶,以免加重肛門部負擔;再次,如果排便困難持續存在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消化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