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皮下出血和紫癜的區別

發佈時間:2024-12-19 08:41:21
郭亞南副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皮下出血和紫癜是兩種不同的皮膚表現,區別在於定義與本質、成因與分類、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病程與預後。

1.定義與本質:皮下出血是指血液從血管內滲出到皮膚下的組織間隙中積聚的現象,通常表現為皮膚上的瘀斑或血點。紫癜則是一種特定的皮膚損害,表現為紅細胞由毛細血管外滲,在皮膚及黏膜引起瘀點的出血性疾病,血液淤積於皮膚黏膜下,形成壓之不褪色的紅色或暗紅色斑點。

2.成因與分類:皮下出血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外傷、血液凝血功能障礙、血管疾病、藥物使用以及疾病因素。紫癜的成因則更為具體,如過敏性紫癜是由於感染、食物、藥物及自身免疫疾病誘導的皮膚血管炎症致血管壁損傷。單純性紫癜則可能與毛細血管壁異常、血小板功能異常、激素水平、自身免疫因素有關。

3.臨床表現:皮下出血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里有大片肉眼可見的瘀斑或血點,顏色從暗紅色或紫紅色逐漸轉變為黃褐色或黃綠色。患者可能出現局部疼痛、壓痛、紅腫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伴有頭暈、乏力等全身不適。紫癜的典型症狀為皮膚黏膜出血,廣泛或局限性瘀點及瘀斑往往自然出現。

4.治療方法:皮下出血的治療主要取決於其成因,對於由外傷引起的皮下出血,可以通過冷敷來減輕腫脹和疼痛,對於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的皮下出血,則需要補充凝血因子、口服或靜脈注射止血藥物等。紫癜的治療則更為複雜,需要根據具體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如過敏性紫癜需要抗過敏治療,單純性紫癜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可自行消退,但也可以通過增強體質、調節激素水平等方式來減少紫癜的發作。

5.病程與預後:皮下出血的病程通常較短,經過適當的治療後,瘀斑或血點會逐漸消退,預後良好。紫癜的病程可能較長,且易反復發作。紫癜的預後與病因有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持續性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護皮膚,避免外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皮下出血和紫癜的發生。如出現皮下出血或紫癜的症狀,應及時就醫。

皮下出血和紫癜的區別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