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病原因複雜多樣,包括缺乏運動、肥胖、遺傳因素、嗜鉻細胞瘤等。
1.缺乏運動:運動量不足會使身體的能量消耗減少,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能力下降。長期不運動還會導致體重增加,脂肪堆積,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繼而誘發糖尿病。
2.肥胖:若出現中心性肥胖,會使身體處於慢性炎症狀態。肥胖者體內脂肪細胞增大,會分泌更多的游離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會進入肝臟和肌肉等組織,抑制胰島素信號轉導,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肥胖還會引起脂肪組織的巨噬細胞浸潤,釋放炎症介質,進一步干擾胰島素的作用。
3.遺傳因素:例如,青年人中的成年發病型糖尿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不同的基因變異會導致不同的臨床表型。如MODY3是由肝細胞核因子-1α(HNF - 1α)基因突變引起的,患者通常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期發病,病情相對較輕,對磺脲類藥物比較敏感。
4.嗜鉻細胞瘤:若自身患有嗜鉻細胞瘤,可能會導致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促使肝臟內葡萄糖儲存形式的糖元降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從而使血糖增高,可能引發糖尿病。
建議在生活中結合原因做好糖尿病的預防工作,出現異常症狀後需提高警惕,立即前往醫院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