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種先進的檢查方法,近幾年醫學發展神速,影像學檢查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核磁共振的運用也更加的全面,不僅檢查時沒有任何痛苦,重要的是能清楚的看到身體各個地方的病變,其準確程度非常之高,可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會猶豫不決,擔心它會產生輻射,有些身體不適的人甚至為了避免身體受到輻射的影響,而乾脆選擇不做此檢查。那究竟這種做法對不對呢?核磁共振有沒有輻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瞭解一下吧!
核磁共振是通過計算機對人體進行圖像分析以後所診斷出的一種檢查方法,它利用的是磁場,其原理在於人體體內的氫原子在磁場的刺激下發生的共振現象,然後再產生的一種高強的電磁波。一般核磁共振能夠準確的看到全身的脂肪,臟器,肌肉,流動的血液以及骨骼等,就連臟器的內部結構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因此也有利於醫生能更好的看到患者體內的病變程度,是診斷神經系統,胸腹部和四肢等各部位的重要檢查手段。
核磁共振和ct不同的地方在於,ct必須要通過x射線來實現它的成像,但核磁共振是不需要的,它是由磁場成像的,不具有放射性,更不會危害到人體,是非常安全的,並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報道說醫院使用核磁共振引起過危害,也從沒有發現人們在做了檢查以後增加了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形的發生率。
所以,核磁共振是沒有輻射的,大家可以放心的去做,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有些事項必須要注意,例如在檢查的過程中要摘掉所有的事物,不能化妝,不能亂動要保持姿勢等,否則強大的磁場很有可能使你受傷。此外,在這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再對核磁共振有甚麼偏見,要正確的認識到它的好處,需要做的時候不要拒絕,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