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能幫助我們聞到周圍各種氣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感冒或者鼻炎發作時,會覺得嗅覺下降了,聞不出氣味了,這是正常的,當感冒恢復後嗅覺也會慢慢恢復。但是如果長時間嗅覺失靈、嗅覺減退,則要提高警惕了,鼻子嗅覺失靈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下吧。
嗅覺失靈可能是由於以下原因導致的
一、鼻子本身的疾病。嗅覺下降尤其常見於慢性鼻竇炎或者是鼻息肉患者,因為這兩種鼻子的疾病都是慢性疾病,會有水腫症狀發生,水腫會導致氣道阻塞,影響呼吸,損傷嗅覺上皮細胞,最後影響嗅覺的靈敏性。
二、短暫興嗅覺障礙。短暫性嗅覺障礙是導致嗅覺下降的常見因素,例如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有流鼻涕、鼻塞的症狀,鼻腔粘膜充血腫脹,這種情況下能夠到達嗅覺區的氣味減少,所以患者會覺得嗅覺下降了,短暫性嗅覺障礙在原發疾病治癒後就會自然消失。
三、腦外傷。腦外傷也是出現嗅覺失靈的因素之一,當患者因為車禍或者劇烈撞擊導致頭顱受傷後,幾個小時甚至數十天內都可能會有嗅覺下降的情況發生,尤其是前額受到打擊傷後,嗅覺神經會直接損傷到中央嗅皮質,導致嗅覺失靈。
四、阿爾茲海默症。阿爾茲海默症的特徵之一就是嗅覺障礙,同時還伴隨不同程度的嗅覺下降,阿爾茨海默病病情越嚴重,嗅覺下降程度越嚴重。
總之,當嗅神經僅部分受損時,經過及時積極治療,部分仍能恢復正常,但如果治療延遲,拖得時間久了,則可能會對嗅神經造成永久性損傷,最後無法輓救。因此,當發現嗅覺下降或者喪失時,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就醫,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