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是老年人的高發疾病,每一位患者病情不同,發病期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對於輕微的患者會出現語言功能障礙,嚴重的患者會導致癱瘓、半身不遂等。患者發生腦梗死不管處於哪個階段,都要採取規範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這樣才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除此之外,在生活方面也要做好護理措施,其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養成睡前泡腳的好習慣。腦梗死的發生發生會導致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此時可以睡前泡腳。泡腳既可以促進腳底的血液循環,又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緩解腦梗塞引起的頭痛。患者在進行泡腳時要注意水溫,保持在40攝氏度左右,每天堅持泡腳20分鐘。
第二,保持舒適的生活環境。腦梗死患者在恢復期間,一定要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可以讓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第三,注意患者的飲食。腦梗死在發病期間要注意個人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發物以及熱性的食物,可以多吃高營養的食物,比如牛奶、米湯、雞蛋,肉湯和果汁的。另外要減少鹽的攝入量,防止發生水腫。
第四,多注意休息。患者在恢復期間要多注意休息,最好是臥床休息,既可以減少腦部的代謝,又可以減少腦部的耗氧量。
第五,積極參加鍛鍊。等到病情穩定時,可以多參加一些基礎的鍛鍊,這樣可以調整關節的活動和協調能力。
以上5個方面是關於腦梗死的護理措施。大多數患者發生腦梗死都是急性的,只要在短時間內經過規範治療,再加上生活護理,是不會發生這種後遺症的。另外患者在恢復期間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有太大的思想負擔,相信只要通過努力是可以徹底根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