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胃痛中醫如何分型

發佈時間:2024-08-02 09:12:05
王海泉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中醫對胃痛的分型主要基於臨床表現、舌苔、脈象等多方面因素,通常將其分為多種證型。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胃痛中醫分型:

一、寒邪客胃證:胃痛突然發作,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重。治療上溫胃散寒是核心,通過溫熱性藥物驅散胃中寒邪,同時行氣止痛以緩解因寒邪阻滯引起的疼痛。強調“寒者熱之”的中醫治則,可遵循醫囑服用香蘇散合良附丸。

二、宿食積滯證:胃脘疼痛,脘腹脹滿不舒,噯氣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氣味酸腐難聞。治療上需要消食導滯、和胃止痛,就是通過消食藥促進食物消化,同時和胃止痛以緩解因積食引起的胃部不適。可遵循醫囑服用保和丸,包含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藥。

三、肝胃郁熱證:胃脘灼痛,煩躁易怒,可能伴有口乾口苦。治療上需要平逆散火、洩熱和胃。通過清肝瀉火的藥物降低胃中郁熱,同時洩熱和胃以緩解胃脘灼痛等症狀。可遵循醫囑服用化肝煎、左金丸等,包括陳皮、白芍、丹皮等中藥。

四、肝氣犯胃證:胃脘脹痛,痛連兩脅,遇煩惱時疼痛發作或加劇。需要解除郁結,通過疏肝藥物緩解因肝氣不舒引起的胃痛,例如遵循醫囑服用柴胡疏肝散,包括柴胡、芍藥、川芎、香附等中藥。

五、濕熱中阻證:症狀上表現為胃脘疼痛,痛勢急迫,脘悶灼熱,可能伴有口乾口苦、小便黃等,需要遵循清化濕熱、理氣和胃的治療原則,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中湯,包括黃連、梔子、半夏、茯苓等中藥。

六、瘀血停滯證:疼痛表現為胃脘刺痛,痛有定處,飯後加劇,入夜尤甚,可能伴有大便呈黑色,舌紫黯,有瘀斑。治療上需要化瘀通絡、理氣和胃,通過活血化瘀藥物消除胃中瘀血,其中失笑散合丹參飲較為常用。

七、胃陰不足證:患者會出現胃脘隱隱灼痛,似飢而不欲食,口乾咽燥,手腳心熱,易煩躁不安等症狀。應該以養陰益胃、和中止痛為主,可遵循醫囑服用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改善。

八、脾胃虛寒證:疼痛的主要特點是胃痛隱隱,喜溫喜按,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可能伴有畏寒、手腳發冷等症狀。需要溫中健脾,通過溫性藥物增強脾胃功能,例如遵醫囑服用黃芪建中湯。​

請注意,以上分型僅供參考,實際病情可能更為複雜,且因人而異。因此,在治療胃痛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辨證施治

胃痛中醫如何分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