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對人體有肥胖、傷害關節、影響大腸排泄功能、損傷脾胃陽氣、損傷肝膽等危害,建議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
1.肥胖:濕氣長期聚集在體內,會出現水液代謝異常,從而導致肥胖。過多濕氣蓄積在體內,會加重脾臟運化水濕的負擔,影響腎臟的利尿功能,嚴重的會繼發全身浮腫。
2.傷害關節:濕氣一旦進入關節,遇到寒氣後會形成寒濕,引發炎症,導致關節發酸、腫脹、疼痛、肢體變形、麻木、屈伸不利等,進而影響生活質量。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一些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
3.影響大腸排泄功能:如果濕邪侵犯人體,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使濕熱停留在大腸,阻礙腸道氣血運行,從而影響大腸排泄功能,伴隨口腔異味、便秘、腹脹、大便排不淨、肛門墜脹等症狀。
4.損傷脾胃陽氣:體內寒濕過盛,容易損傷脾胃陽氣,進而造成脾胃功能失常,伴隨面色蠟黃、食慾不振等表現,嚴重時可能引起胃痛。時間過長有可能引起腎陽虛,男性可能出現腰膝酸冷、陽痿早洩,女性出現月經失調。這與氣候陰冷、長期居住潮濕的地方、過多食用生冷油膩之物等因素有關。
5.損傷肝膽:由於體內存在濕氣,可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使水濕代謝障礙,並停聚體內,日久會生熱,從而損傷肝膽,使患者出現口苦、舌苔厚膩、腹部脹滿、惡心嘔吐等情況,症狀嚴重的患者可能引發骨質酥鬆、肝區疼痛等併發症。
如果身體長期存在濕氣,對健康影響較大,生活中要注意預防保養,避免久居濕地或飲食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