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局部發紅可能與用力擊掌、接觸性皮炎、手部濕疹、燙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原因有關。具體病因還應及時就醫檢查,確診後接受針對性治療措施。
1.用力擊掌:擊掌時用力過大,導致局部外力直接對手掌產生相對作用力,容易發紅髮燙,伴隨輕微疼痛感。一般適當休息後可緩解,也可以配合冰敷,使用冰袋對發紅部位進行貼敷,持續10~15分鐘。
2.接觸性皮炎:皮膚接觸某些外源性物質後,在皮膚黏膜接觸部位發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反應,引起皮膚病理性改變,可在手掌、手肘、大腿等部位的皮膚,出現瘙癢、紅腫、丘疹、水皰等不適。患者可遵醫囑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等藥物,控制局部感染,不要隨意使用保濕霜、潤膚劑等,減少皮膚代謝負擔。
3.手部濕疹:手部皮膚發生真皮淺層炎症性反應,常見手心、手背部或指部皮膚出現發紅、乾燥、水腫、瘙癢等不適。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藥物,緩解局部瘙癢,同時規律作息,早睡早起,提高自身免疫力。
4.燙傷:手掌接觸無火焰的高溫物質後,皮膚及其周圍組織出現損傷,輕症者可見紅腫、疼痛,嚴重者還會出現水泡、脫皮、潰爛等不適。患者可遵醫囑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鹽酸多西環素片等藥物,防止繼發感染,飲食宜清淡,多選擇生菜、白菜等,提供營養支持。
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機體,可對肝功能造成損傷,引發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掌等,其中肝掌是手掌大小魚際處皮膚發紅,加壓後褪色。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拉米夫定片、促肝細胞生長素腸溶膠囊等藥物,抑制病毒複製,多吃雞蛋、牛奶等食物,補充蛋白質。
日常生活中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講究個人衛生,每天早晚按時洗臉,少用厚重或刺激性強的化妝品,規律進食,提高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