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和肛周膿腫的關係一般不大,但由於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已經受損,所以出現肛周膿腫的幾率要比普通人群高一些。
艾滋病也被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是HIV感染誘發的傳染病。該病毒主要攻擊機體免疫系統,並導致患者免疫功能嚴重損傷或喪失,逐漸成為許多疾病攻擊的目標,進而促成多種不同的臨床症狀。進入艾滋病後期階段,患者可能會出現惡性腫瘤,甚至會造成全身器官衰竭、死亡。
肛周膿腫是出現在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或間隙內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膿性滲出物聚積即可形成膿腫。多數患者發病與肛腺阻塞、細菌感染有關。由於艾滋病患者自身免疫機能已經損傷,所以患該疾病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高一些。但由於存在個體差異性,所以是否會患病也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已經確診為艾滋病,應盡早配合醫生積極治療、控制病情發展。若患者出現肛周膿腫,也需對症科學治療,必要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在相關疾病治療和恢復期,患者應加強個人生活護理。如科學搭配三餐、身體允許的前提下適當進行活動、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注意肛周清潔衛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