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艾滋病一般沒有最明顯特徵,其臨床表現複雜且多樣化,很難通過體徵判斷。正常情況下,在感染HIV後2-3周即可通過實驗室檢查確診。艾滋病是HIV感染誘發的傳染性疾病,可通過性接觸、母嬰傳播、血液接觸傳播等方式傳播,其中以性傳播較為多見。
從HIV感染到艾滋病發病,會經歷急性期、潛伏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四個階段。急性期多會出現類似於流行性感冒的體徵,而進入潛伏期後患者通常沒有症狀。在艾滋病發作後,受免疫系統被破壞的影響,患者臨床表現也較為複雜,可能會有多種臨床症狀,如持續發熱、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持續腹瀉、消化道出血、肝脾腫大等。
通常情況下,在患者感染HIV後2-3周,體內即可出現抗體或抗原(這階段也被稱為窗口期),可通過實驗室檢查的方式確診,如雙抗原夾心法、免疫印跡試驗、條帶免疫試驗及免疫螢光試驗等。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即可確診為HIV感染。但由於HIV窗口期受到了多種因素影響,所以疾控中心規定的窗口期時間為3個月。
如果女性近期有過相關高危行為,如發生高危性行為、去非正規醫療場所治療、針管注射吸毒等,懷疑自己感染了HIV,應盡早就醫進行針對性檢查。一旦確診為感染,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在疾病治療期間,也需加強個人生活護理、定期就醫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