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性外耳道炎相對是比較嚴重的,不過臨床可採取有效治療促進病情恢復,在恢復後可不會對人體產生太大的影響。
瀰漫性外耳道炎多數是病原體感染導致,患病後可引起局部廣泛性炎症,炎症可引起外耳道部位的皮膚產生紅腫和炎症,如果伴有皮脂腺堵塞,還可引起耵聹腺發生膿腫,期間患者可感到耳內存在疼痛感,嚴重影響正常說話和進食,並且病情持續進展還可累及鼓膜,影響正常聽力,因此屬於比較嚴重的疾病。
雖然瀰漫性外耳道炎比較嚴重,但是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可有效降低病情的嚴重性。臨床對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病情可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鹽酸環丙沙星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如果是真菌感染,還需要使用克霉唑溶液、乙酸甲酯溶液等清洗耳道,用藥期間應保持耳部清潔,多數在用藥一段時間後病情可恢復正常。
患者平時應當避免耳朵進水,同時避免在不乾淨的水中游泳,這樣可有效降低相關病情的發作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