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耳廓疼可能是生理因素、神經痛、外傷、凍傷、感染等因素導致。臨床可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改善病情。
1.生理因素:如果患者內耳廓長時間受壓,可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神經供血量不足可引起短暫性疼痛。此種情況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通過熱敷可改善病情。
2.神經痛:如果平時精神壓力較大或是晚上睡眠不足,可導致耳廓部位出現自發性神經痛,主要表現為刺痛、銳痛等。可遵醫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進行緩解,常用的藥物有布洛芬緩釋片、對乙酰氨基酚片等。
3.外傷:如果耳朵受到外力撞擊引起外傷,出現傷口由於組織受損,可引起內耳廓疼痛。此種情況需要使用消炎藥物對局部進行擦拭,預防感染,常用的藥物有碘伏、過氧化氫溶液等。
4.凍傷:在氣溫較低的環境下,如果沒有做好耳朵保暖措施,很容易發生凍傷,耳朵部位可形成水腫和炎症,如果伴有皮膚皸裂,可引起內耳廓疼痛。可在醫生的治療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有聚維酮碘溶液、醋酸氯己定溶液等。
5.感染:耳朵部位如果受到感染,可引起局部炎症,受炎症刺激影響也可引發相關症狀。需要遵醫囑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阿莫西林膠囊、阿奇霉素片。
日常生活中應當做好耳部防護措施,預防外傷、感染的發生。同時在出現傷口後也要盡快進行消毒,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