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導致的水腫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滲透性利尿治療及利尿劑利尿治療。
腎病引發的水腫一般在醫生指導下按計量服用利尿劑可明顯緩解症狀,常見的藥物包括托拉塞米及呋塞米,此類藥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服用期間應定期進行身體監測,避免出現低鉀血症、低鈉血症及低氯血症。滲透性利尿治療通過提高血漿滲透壓使組織中的水分回吸收,提高腎小管的滲透壓,達到利尿消腫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滲透性治療可能會誘發滲透性腎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急性腎衰竭。
腎病引發的水腫在治療上不宜過度追求消腫的速度,消腫過快可能會導致血液黏稠或血容量不足,增加栓塞及血栓等併發症出現的風險。水腫一般出現的腎病的中後期,為降低水腫的風險,腎病患者應該聽從醫生建議定期復檢,配合醫生做針對性治療,延緩病程。此外,在治療期間應該進行必要的飲食調整,減輕腎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