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急性期腹瀉的特點是一般表現為稀便或水樣便,每天3-5次,病情嚴重的次數更多。腹瀉的同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皮疹、關節酸痛以及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HIV是指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一般可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HIV急性期腹瀉通常發生在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後的2-4周,大多數是因為艾滋病病毒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導致CD4T淋巴細胞大量減少,腸道機會性致病菌大量繁殖,從而引起人體出現腹瀉的症狀。
因此,當患者出現HIV急性期腹瀉的症狀,建議應及時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地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等疾病的發生。一般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蒙脫石散、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火鍋、麻辣燙、冒菜等,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西紅柿、黃瓜等,還要切記一定不能喝濃咖啡、酒、蘇打水或碳酸飲料等飲品,可以適當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散步等,有助於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