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不用經常洗牙,可根據牙周受損的情況定期洗牙,能夠控制牙菌斑,有助於牙周健康恢復。
牙周病本身是一種慢性的感染疾病,發病期間無需經常洗牙,但通過定期洗牙可有效控制菌斑,從而控制牙周病的進程。但簡單的齦上洗牙對於牙周病的治療是不夠的,需考慮牙周基礎治療,從而徹底清除牙周袋內部的殘存代謝產物,還可以去除牙菌斑。
針對症狀輕微的牙周病患者,可使用過氧化氫溶液來沖洗牙周袋,必要時塗抹碘伏,有利於消炎。如患者出現輕度的牙齒鬆動,可給予松牙固定術治療,能夠恢復牙齒的咀嚼功能。必要時可口服使用頭孢類藥物治療,比如頭孢氨苄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均能夠抑制口腔細菌繁殖。
如牙周病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且已經影響到牙齒功能,可採用牙齦切除術治療,術後能夠重新建立牙齦的生理外形以及正常的齦溝。患者在進行手術後的24小時內需進食半流質或是軟食,時刻保持口腔內部的衛生,切記不能過早刷牙,更不能咀嚼堅硬的食物,以免增加牙齒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