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導致走路時頭暈。耳石症是一種常見的外周前庭疾病,以位置性眩暈為特徵,會伴有特徵性眼震。主要的表現有體位改變時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
耳石症是一種因體位改變而引起的前庭半規管疾病。正常情況下,耳石附著在耳石膜上。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落時,這些脫落的耳石會在內耳中被稱為內淋巴的液體中游動。當人體頭部位置改變時,這些半規管也會改變位置,凹陷的耳石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移動,從而刺激半規管的毛細胞,引起頭暈。耳石症的發病很突然,伴有眼震、惡心、嘔吐等。頭暈時間一般較短,往往不到一分鐘,也有少數人頭暈時間往往在幾分鐘以上。
耳石復位是治療耳石最簡單的方法。醫生會根據頭暈的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復位方法,使掉落的耳石恢復原位。但患有嚴重頸椎病、頸椎外傷、頸動脈夾層、嚴重心臟病的人群,需要注意治療方法,防止病情惡化。一些患有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需要同時進行輸液治療。其他有焦慮、抑鬱、失眠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人群,需要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
耳石症可導致頭暈反復發作,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如走路時突然頭暈,就可能導致意外傷害,所以確診了就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