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室間隔缺損大多都是由於先天性的因素所引起,臨床上會根據缺損的大小做干預治療,目前治療的手段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介入治療。對於缺損比較小的患者,可以通過介入性心導管術對室間隔的缺損進行封堵,大多數患兒都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接下來去看看具體的操作方法。
介入治療需要適用於小型或中型的室間隔缺損,必須要保證患兒不伴有肺動脈高壓等症狀,才可以做經皮的導管介入封堵手術。此方法是通過特製的帶有金屬的支架封堵器,經過心臟導管送到心腔,從而達到封堵室間隔缺損的目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屬於一種微創療法,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而且治療的效果也非常理想。但是並非所有的患兒都適合做介入治療,它有一定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醫生會根據缺損的形態、大小、缺損與主動脈瓣的距離,選擇不同類型的封堵器。
除了做介入治療之外針對小兒室間隔缺損,還需要使用到螺內酯這種利尿的藥物,幫助緩解腎性水腫、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併發症,同時利用地高、辛卡托普利等藥物增強療效。另外,如果室間隔的缺損較大、缺損的部位不佳,則一定要盡早做手術治療,尤其是臨床症狀嚴重,分流量大、伴有不同程度肺動脈高壓的患兒,要應用麻醉和人工心肺裝置進行體外循環,暫時中斷心臟的血流,然後再進行缺損的修補手術。
以上介紹的這些就是小兒室間隔缺損的介入治療手段。在正常情況下若缺損比較小,血液分流量較小,可以先臨床觀察。如果缺損遲遲未愈合,再考慮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但不管使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要盡快進行,以免影響到患兒的生長髮育,導致發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