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分娩是在經過充分評估基本能夠正常分娩的情況下,進行椎管內阻滯,就是在椎管內放置注射麻藥的很細的管子,也就是在第一產程宮口開到2~3公分時,麻醉醫生會在產婦的腰椎間隙進行穿刺,成功後在蛛網膜下腔注入少量的局麻藥或者阿片類藥物,並在硬膜外腔置入一根細細的導管,導管的一端會連接電子鎮痛泵,以很小的劑量持續給藥,如果效果不好,還可以由產婦根據自身的疼痛程度來進行自我給藥控制,臨時加量,不會影響到子宮規律性收縮,並且可以阻斷分娩時的疼痛神經傳遞,從而達到減輕分娩時的痛苦。目前二甲及以上的醫院都有無痛分娩的。一般情況下在給藥十分鐘以後,產婦就感覺不到宮縮的劇烈陣痛了,鎮痛泵可以持續使用直到分娩結束。
無痛分娩有通過麻醉醫生穿刺操作的,還有就是電刺激穴位後達到鎮痛的目的的無痛分娩儀器。這是根據孕婦自己感覺來逐漸增加刺激或減輕刺激。這種方法有電腦設置參數的。
通過兩種方式的無痛分娩對比,麻醉方式相對來說要好一點。但是有創操作的。有一點的風險。
對於過於緊張的孕婦而言,採取這種方式分娩,能夠明顯減少剖宮產手術率。當然還是長期無痛分娩後,分娩的費用肯定要增加的。
在分娩後,採取無痛分娩的與沒有採取這種方式的人對比,在產後子宮收縮情況,產婦身體恢復情況都沒有差異。如下床活動,膀胱功能恢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