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機制分為兩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經口咽或消化道進入體內,先在鼻咽部及胃腸道內複製,然後逐漸侵犯相關淋巴組織,此時多無症狀,可刺激人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形成隱性感染。若機體抵抗力低下,病毒入血先引起較輕的病毒血症,即第一次病毒血症;
2.第二次病毒血症:若病毒未侵犯神經系統,機體免疫系統又能清除病毒,患者可不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為頓挫型。少部分患者因病毒毒力強或血中抗體不足,病毒隨血流擴散至全身淋巴組織或其他組織中進一步增殖,大量複製並再度入血形成較為嚴重的病毒血症,即第二次病毒血症。
二、第二階段
1.無癱瘓型:典型病例可進入發病機制的第二階段,病毒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在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中增殖,引起細胞壞死,輕者不引起癱瘓,即無癱瘓型;
2.癱瘓型:重者可因運動神經元受損嚴重,則導致肌肉癱瘓,引起癱瘓期症狀,即癱瘓型。
引起癱瘓的高危因素包括過度疲勞、劇烈運動、肌肉注射、扁桃體摘除術和遺傳因素等,除神經系統病變之外,腸壁及其它淋巴組織亦可發生退行性或增生性病變,偶見局灶性心肌炎、間質性肺炎及肝、腎等其它臟器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