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給各種細菌病毒提供了滋生的通道,因此產生疾病,給患者非常痛苦的感覺,外耳道炎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耳部的疾病,患病後有很多治療方法,通過滴藥水就是比較方便的一種,那麼,外耳道炎滴甚麼藥水呢?
外耳道發炎是怎樣產生的
1.瀰漫性外耳道炎通常是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等引起的,外耳癤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也有一些人有濕疹、牛皮癬、過敏反應特別容易患外耳道炎。
2.水、發膠、染髮劑刺激到耳朵會引起內耳損傷。患者將用棉拭子清洗外耳道,這會干擾清洗結構的清潔。同時縮放和耵聹經常吸收進入外耳道的水,使皮膚變得浸軟,為病原菌進入人體創造了條件。
局部治療
1.0.9鹽水外耳道沖洗,用於與吸入管連接,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上,仔細清除外耳道膿液、滲出、結痂、脫屑等。
2.用4%硼酸乙醇局部,2%酚甘油短紗外耳道貼,囑患者每3滴藥一天1次,1次4小時更換紗布。
3.慢性外耳道炎可以用新霉素,多粘菌素和抗生素藥物和潑尼松龍和地塞米松激素藥物的混合物,膏,藥膏,如在皮膚表面塗層,並經常化妝。
4.懷疑是過敏因素有關,可用抗過敏藥物如10mg/次,每日1次。
5.積極治療感染性病灶,如中耳炎、耵聹栓塞、異物等。
外耳道醫學護理操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滴藥的時候用消毒棉簽拭乾燥,外耳道分泌物,否則液滴,將被阻塞或稀釋的分泌物,從而使藥物的作用,減弱或失敗。
(2)滴耳液的溫度不宜過冷,以免鼓膜或內耳,冷刺激引起頭暈、惡心等反應。滴耳液溫很簡單,只要液體滴在耳腔,慢慢沿外耳道壁進入耳中的液體在底部自會溫暖。避免把藥直接滴到耳筒上。
(3)外管炎滴護理操作,在滴入前應將耳道變直,成人耳向後及向上牽引,小兒耳向後向下牽引,然後下降。滴後輕輕壓按耳屏。
(4)滴藥步驟:囑患者側臥或頭向後側肩部,患耳道口朝,牽引耳廓、耳腔,液滴入耳朵,這樣液體從而進入耳道,並沿著耳壁進入耳道深處,那壓力可耳屏數次。滴一般為2到4滴,每天4次。如果病人下降,與對側耳廓牽引手指,手指按住滴管,按滴。
外耳道炎選對藥是第一步,但是具體如何清洗,如何滴藥,這些步驟也是非常關鍵的部分,有疑惑的患者通過上文的介紹一定大有收穫。希望通過這些指導能幫助外耳道炎患者更快恢復耳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