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不注意耳朵的護理而導致疾病的患者屢見不鮮,外耳道炎就比較多見。然而,根據其發病原因的不同,外耳道炎也有不同的分類,瀰漫性外耳道炎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不太瞭解。那麼,瀰漫性外耳道炎有哪些症狀呢?
瀰漫性外耳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輕度急性輕度耳痛,嚴重者患耳疼痛,咀嚼增加,耳鳴和聽力損失,流出分泌物。慢性耳癢,少量滲出。外耳道皮膚增厚、皸裂,脫皮,甚至會導致分泌物堆積,外耳道狹窄。
外耳道的炎症是怎樣產生的
1.瀰漫性外耳道炎通常是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等引起的,外耳癤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也有一些人有濕疹、牛皮癬、過敏反應特別容易患外耳道炎。
2.水、發膠、染髮劑刺激到耳朵會引起內耳損傷。患者將用棉拭子清洗外耳道,這會干擾清洗結構的清潔。同時縮放和耵聹經常吸收進入外耳道的水,使皮膚變得浸軟,為病原菌進入人體創造了條件。
瀰漫性外耳炎的症狀是甚麼
1.外耳道炎會使我們的耳朵感到疼痛,因為疼痛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我們在檢查時,動作要輕,同時我們的外耳道周圍會充血、腫脹,會看到一些膿包。
2.病人的耳道會出現大量的分泌物,開始是稀薄的分泌物,最後變成粘稠或膿性分泌物,病情很嚴重時,還可以使周圍的耳水腫,使周圍的淋巴結腫大或壓痛。
檢查
急性耳拉痛及耳屏壓痛,外耳道瀰漫性腫脹,在外耳道壁皮膚可分泌增多,外耳道狹窄,耳後淋巴結腫痛。慢性檢查可見外耳道皮膚慢性充血、增厚,外耳道深部常上皮脫屑聚集,有時有肉芽生長。可能發生在外耳道皮膚增厚過程中,引起外耳道狹窄、正常的膜。
鑒別診斷
應該是外耳濕疹或藥物性皮炎相鑒別,本病一般無耳痛、皮疹或水皰,有大量的水排放和瘙癢。還應與外耳道真菌病和化膿性中耳炎進行鑒別。慢性瀰漫性外耳道炎耵聹腺瘤治療必須考慮必要時活檢來確認。
外耳道的危害是甚麼
1.由於鼓室和頭靠近,所以治療不及時,外耳道炎常引起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化膿性外耳道炎的治療時間是不完整或不完整,病人的身體會有感冒、發燒、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全身毒性反應,會產生劇烈的耳痛。如果患者是一個孩子,往往會讓孩子從睡夢中醒來,痛苦,然後一直哭。咳嗽、吞咽、打噴嚏時,疼痛會增加。
看到 瀰漫性外耳道炎的這些症狀,很多人一定意識到了它的可怕性。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這麼多可能的嚴重的後果。所以大家還是平時好好保護耳朵,盡量避免這些症狀出現在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