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不瞭解基本的醫學常識,很多患者都認為,寒濕洩瀉和濕熱洩瀉是一種疾病,沒有本質區別。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寒濕洩瀉和濕熱洩瀉不同,有著顯著的區別,主要就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誘因、症狀、治療等,具體詳細介紹如下。
一、疾病誘因
寒濕洩瀉誘因較多,常見的主要有濕熱積滯腸道、肝強脾弱、食積不化、脾胃受損等。而濕熱洩瀉的誘因主要有腸道感染、受涼受寒以及氣血阻滯、濕熱郁蒸、食積不化等。
二、臨床症狀表現
患有寒濕洩瀉,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表現,常見的主要有頭重如裹、四肢沈重、口腔粘膩、四肢厥冷、口色白滑、口腔溫低以及體瘦、大便膿血、里急後重、大便酸腐臭穢、口臭、舌苔腐膩、腹脹、納少、疲倦無力、面色萎黃等。而濕熱洩瀉的症狀主要有腹痛、瀉下急迫、瀉而不爽、黃褐色便、氣味發臭、小便黃短赤、苔黃膩、脈滑數、肛門灼熱、煩熱口渴等。
三、治療方法
目前,臨床上針對寒濕洩瀉的治療,主要採用中藥調理治療,如白術、茯苓、陳皮、荊芥、防風等,都能幫助改善病症,減輕不適。而濕熱洩瀉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中藥丸劑、膠囊、軟膠囊、衝劑治療等。只要患者針對選擇,科學使用,就能實現疾病良好恢復,享受健康的生活。
寒濕洩瀉和濕熱洩瀉的區別主要就有這三點,全面瞭解這些,就能準確判斷自身所患疾病,進行針對醫治,健康恢復。另外,在寒濕洩瀉和濕熱洩瀉恢復期間,還要注意清淡飲食,多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湯、面湯、南瓜粥、山藥粥等,都是不錯的飲食選擇,可以適量食用,有益健康。但是對於煙酒、濃茶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患者要忌口,不宜觸碰,以免危害健康,影響恢復。
寒濕洩瀉和濕熱洩瀉是中醫關於洩瀉疾病的一種辯證分類,病因都是洩瀉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