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結膜炎是一種因細菌感染了結膜,而引發的眼部疾病。患上這種疾病後眼部會出現紅腫、流淚、畏光、有灼燒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狀。一般來說患上這種疾病後,會對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盡早到醫院就醫,採取治療措施是關鍵。那患上細菌性結膜炎不治療會自己好嗎?
第一、患上細菌性結膜炎後不治療,自己也能恢復正常。但相對來說身體會承受較大的負擔,同時也會有可能因為炎症擴散至其他部位,而引發炎症。長期患有細菌性結膜炎不治療好,還有可能導致後遺症的出現,例如炎症影響到角膜的健康,可能會導致視力受到疾病的影響。
第二、如果患上了細菌性結膜炎還是應該盡早就醫,採取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措施是關鍵。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使用滴眼液或藥膏來進行治療,如果病情較為嚴重或患者身體素質較差,那麼還會建議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炎類的藥物。當出現了其他異常症狀後,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手術或其他治療手段。
第三、針對於細菌性結膜炎出現的異常症狀,例如分泌物增多,那麼是可以考慮使用無菌無刺激性的洗劑沖洗眼部,避免過度用力搓揉眼部,防止損傷到眼角膜。另外,在治療細菌性結膜炎期間內,還應該適當注意好衛生護理,避免搓揉眼部或用臟東西直接接觸眼部,謹防感染不斷加重。
光是靠自身的免疫力難以快速有效改善細菌性結膜炎,針對於眼部患上的疾病,應該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用藥,並做好相關生活護理。平時生活中要減少用眼的時間,特別是減少看手機或電視的時間,主要是為了避免眼部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