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損傷是指吸入有毒氣體或是某些化學物質,造成呼吸道的實質性損傷的一類疾病,該病主要見於燒傷患者或者是處於爆炸區的人群,而中度吸入性損傷則是指損傷累及到氣管隆突以上的位置,包括咽喉和器官的損傷,這類患者一般可表現出刺激性咳嗽、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症狀。那麼,引起這一疾病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
一、熱力作用:熱力對呼吸道可造成直接的損傷,包括乾熱(如火焰、熱空氣)和濕熱(如熱蒸汽)兩種類型。
1.乾熱:乾熱主要造成上呼吸道的損傷,因為當人體吸入熱空氣時,聲帶可反射性地關閉,且乾熱空氣的傳熱能力也比較差,再加上上呼吸道能夠進行水熱交換功能,可以吸收大量的熱量,進而達到降溫的作用,故當乾熱空氣到達支氣管分叉的隆突時,其溫度已經下降到原來的1/5~1/10,所以不能再造成隆突以下位置的損傷。
2.濕熱:濕熱空氣的熱量遠高於乾熱空氣,大約是它的2000倍,且傳熱能力更是迅速,大約是它的4000倍,再加上其散熱又慢,故除能造成上呼吸道和氣管的損傷外,還可導致支氣管和肺實質的損傷。
二、有害物質的損傷:當人體吸入煙霧時,除吸入了大量的顆粒外,還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過氧化氮、鹽酸、醛、酮等,這些物質都可直接對呼吸道造成損害,且有毒氣體還可刺激喉和支氣管發生痙攣,並對呼吸道造成化學性質的損害。
綜上所述,皆為造成吸入性損傷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對應的發病機制,相信大家對此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了。而且無論是何種程度的吸入性損傷,其發病的原因都逃不開以上兩種。所以,當大家在面臨火災這一危險場景時,一定注意保護好口鼻,切勿奔走呼喊,可以使用濕布捂住口鼻,防止熱空氣及有害物質進入氣道,並及時逃離受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