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顱壓性腦積水是神經科比較常見的疾病,大多有明確的病因,比如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炎等。在這些病因的作用下,腦脊液循環通路出現阻塞,使得腦脊液不斷堆積,導致顱內壓上升。這種病容易與其它疾病混淆,一定要仔細鑒別,那麼高顱壓性腦積水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呢?
1.低級星型細胞瘤。高顱壓性腦積水容易與星型細胞瘤混淆,這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主要位於大腦半球及丘腦底,常常會導致腦積水,很多患者以癲癇為首發症狀。為了區別這兩種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神經電生理學檢查,可發現局灶性低幅慢波。
2.腦室內囊腫。高顱壓性腦積水還需要與腦室內囊腫鑒別,這種病不僅會導致腦積水,還會引起局部功能損傷,嚴重時引發病理性猝死。通過顱腦CT檢查,能夠確定腫瘤的具體位置,進一步做病理活檢可確定腫瘤的性質,從而鑒別這兩種疾病。
3.腦萎縮引起腦室擴大。腦萎縮病理上表現為腦體積縮小、腦室擴大和蛛網膜下腔擴大,可通過CT檢查或磁共振成像檢查來確定。通過CT檢查,還可以判斷是急性腦積水,還是慢性腦積水,不僅能判斷具體的病因,還為臨床處理提供依據。
以上是高顱壓性腦積水,容易混淆的幾種疾病,包括低級星型細胞瘤、腦室內囊腫、腦萎縮引起腦室擴大等,需要通過顱腦CT和MRI檢查來確診。如果是急性腦積水,應及時進行手術,進行引流術或分流術,還要使用脫水劑和利尿劑,比如甘露醇、雙氫克尿噻等,以促進腦脊液排泄。部分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比如視力急劇減退、失明等,需要在重症監護室內進行穿刺,切除原發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