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炎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性疾病,是因各種不同的生物病原體對腦實質、腦膜以及血管等處侵犯而引起的。所以,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發燒的時候,就會立刻帶孩子去醫院就診,總是怕孩子會得腦炎或腦膜炎。那麼怎麼才能判斷孩子是否出現了腦炎呢?想要判斷是否有腦炎,可以結合下面的兩點內容。
一、腦炎必須綜合判斷,不能單獨判斷。一方面需要結合流行病學資料、症狀、體徵和臨床檢查進行綜合診斷。根據流行病學發現,例如:病毒性腦炎多發生在冬春交替季節,伴有病毒感染的早期表現,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流感等基礎疾病;乙腦經常發生在五月到十月之間;結核性腦炎是由結核病引起的疾病。通常腦炎發生以後可引起發燒、頭痛、意識不清或抽搐等症。
二、根據臨床檢查,患者會有陽性的神經系統病理徵象和陽性的腦膜刺激徵。還要借助輔助檢查,包括腦脊液常規和生化檢查,主要用於測量腦脊液壓力、檢測腦脊液病因,可輔助判斷腦炎類型;腦MRI可發現腦組織壞死、密度降低或空洞形成。其實腦膜粘連綜合徵的症狀、體徵和輔助檢查就能判斷病情,但需要結合臨床指徵。因此,腦炎不僅要看症狀,還要根據臨床檢查進行鑒別診斷。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對腦炎的診斷有了深入瞭解。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症狀,不要妄加判斷,多瞭解腦炎和特徵,不要亂給孩子用藥,否則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傷害,從而降低免疫功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建議家長注意孩子的生活規律,以清淡飲食為主,適當按摩調理,增強孩子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