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期出血是黃體功能不全的典型症狀,黃體功能不全是內分泌科常見病,該病也叫做黃體功能不足、黃體期缺陷,好發於絕經前各年齡段的女性身上。得此病後,患者通常會有月經週期縮短、早孕時流產等表現。此病若不及時控制,則會引發很多嚴重併發症,比如不孕、習慣性流產。那黃體期出血的發病原因是甚麼呢?下面具體介紹。
1.卵泡發育不良:卵泡發育不良是導致黃體功能不全的常見症狀,卵泡發育不良會導致顆粒細胞的數量和質量下降。由發育不良的卵泡所生成的黃體質量也差,其分泌孕激素的能力下降,從而導致黃體功能不全,進而誘發黃體期出血。
2.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疾病也是導致該病的常見因素,甲狀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低下,這兩種疾病會反饋性的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從而造成黃體功能不全,進而導致黃體期出血。
3.泌乳素升高:該種疾病的發生也和泌乳素升高有很大關係,泌乳素可參與黃體酮的釋放,從而影響卵巢黃體的發育,以及孕酮的合成分泌,進而誘發此病。
4.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是本病的常見誘發因素,微小和輕型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往往伴有黃體細胞功能異常,此種情況與卵泡期雌激素和黃體酮生成減少有關。
黃體期出血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上4種,該病發生後,臨床方面一般都採用藥物治療,最常用的藥物是氯米芬、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地屈孕酮、黃體酮膠囊、黃體酮膠丸、黃體酮軟膠囊。此病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預後通常較好,能夠減輕或消除相關症狀,維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