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相信很多女性朋友也都經歷過。痛經期間通常表現為下腹墜痛、發脹、痙攣性疼痛,同時也會有腰部酸脹、胸悶、乳房脹痛等症狀。造成痛經的原因有很多,而通過按摩穴位都能有效緩解,那麼緩解痛經的穴位有哪些呢?我們來詳細瞭解下吧!
對於痛經,每一個女性應該都要重視。導致女性痛經的原因和身體素質有關,女性的身體虛弱或子宮發育不良,就容易引發子宮缺血、缺氧從而導致痛經;此外也和心理因素有關,在月經期間,因壓力大、緊張、恐懼也會引發痛經;加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經期間服用冷飲、受寒、運動過度或缺乏運動等都會造成痛經。
緩解痛經的穴位介紹
1.按摩治療法
最常見的是子宮穴位,另外,太衝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血海、關元穴等都可通過按摩做到有效緩解疼痛。同時可結合中藥治療,能起到加快減輕疼痛的功效。
2.針灸治療法
如果是屬於氣滯血瘀型的,可選中極,氣海,三陰交的穴位;氣血虧虛型,可選關元,血海的穴位;另外,寒凝氣滯型則選用命門,帶脈,歸來的穴位來緩解。常見的配穴是腎俞穴,地機,天樞等。針灸會根據不同的適應症來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體針、皮膚針、溫針、激光穴位輸注、太陽灸等。
3.艾灸治療法
又叫灸療、灸法,一般採用艾葉做成的艾條所產生的艾熱來刺激人體穴位的治療方法。痛經期間,艾灸可取關元穴、八寥穴、三陰交、神闕穴、太衝穴、足三里,天樞穴,中脘穴,照海穴,腎俞穴等位置進行治療。
以上就是緩解痛經的穴位介紹,除了刺激穴位緩解疼痛外,月經期間也建議不要受涼。適當地口服紅糖水、蜂蜜水也可幫助緩解疼痛。日常生活中, 多鍛鍊和維持健康的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若情況依然得不到緩解,最好尋求醫生指引,早日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