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萎縮是老年人比較高發的一類疾病,主要表現為腦組織體積逐漸縮小。除了年齡增長會引發大腦萎縮以外,也有可能存在其他不良因素,包括腦部創傷、腦神經系統疾病以及感染因素等,發病期間會導致老年人的性格、行為以及記憶方面都發生改變,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積極用藥來控制病情發展。那麼大腦萎縮的老人容易發怒嗎?大腦萎縮的症狀表現都有哪些呢?
一般來講,大腦萎縮的老人會出現性格改變的現象,表現為愛發脾氣、心煩易怒等。其實大腦萎縮所引發的脾氣改變,屬於人格或者性格行為改變的一種症狀表現,患病期間受到多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大腦長期處於慢性缺血缺氧狀態,一旦腦血管的血液灌注量不足,就會對大腦組織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從而引發腦組織破壞、腦組織損傷以及腦細胞萎縮等多種情況。之後會直接影響到支配人體神經精神區域的腦組織,導致該組織出現局灶性萎縮,因此會產生性格改變的情況。
對於大腦萎縮的患者,患病初期可能會產生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耳鳴耳聾、全身酸痛等多種現象,並且還有可能伴有一些軀體方面的症狀表現,包括皮膚乾燥、色素沈著、肢體無力、言語不清、走路不穩等。當症狀進一步加重後,還有可能出現記憶力障礙或者記憶力缺失的現象,甚至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的記憶力會全部喪失。
老年人出現大腦萎縮的情況下,身體會有明顯的症狀表現,除了性格發生改變以外,還有可能產生全身不適的症狀,大家一定要留意身體狀態,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除了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來控制病情以外,平時還應該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包括太極、散步、跳舞等,都能夠有效預防和改善大腦萎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