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熱屬於免疫性炎性疾病,多見於5-15歲的兒童或是青少年人群,病發起因較為複雜,一旦發病症狀表現輕重不一,早期時可產生關節炎、心臟炎以及環形紅斑等表現。如症狀持續發展,則會出現發熱以及全身不適等情況,因此發病後要積極就醫處理。那風濕熱是著涼吹風嗎?發病後該如何治療呢?
風濕熱是一種特別複雜的風濕免疫科疾病,好發於冬春陰雨季節,其起因與潮濕以及寒冷等原因有關,所以說風濕熱不是單純的著涼吹風,發病後危害性嚴重,對此應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治療。
1.一般治療
針對於急性期間的風濕熱患者,應當臥床休息兩周時間,如心臟沒有受累,患者可在短期內逐漸恢復活動,兩周之後能夠達到正常的活動水平。
2.藥物治療
對於症狀嚴重的風濕熱患者,其關節及心臟健康受損嚴重,對此可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醫生多推薦使用青霉素,用藥後能夠達到抗菌療效。一般情況下可以大劑量使用青霉素,在患者的靜脈滴注,嚴重者需連續用藥兩周時間。如患者對於青霉素存在有過敏現象,可咨詢醫生改用紅霉素、頭孢菌素等藥物治療,合理用藥能夠徹底清除鏈球菌感染,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3.護理治療
風濕熱的護理不容輕視,病發後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嚴重者應當靜臥休息,避免疲勞過度的情況發生。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則要定期去醫院復查血象以及心電圖監測,一旦出現異常的情況需立即處理。
上述就是治療風濕熱的方法,可見該病特別複雜,且具有嚴重的危害性,身體發病後需迅速展開治療工作,可結合患者的病情選擇適宜的治療藥物。患者在用藥期間,應當正確瞭解治療藥物的作用及其劑量。此外,還要謹防不良反應的出現,症狀嚴重者需立即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