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身體較為虛弱,如果沒有休息好或營養不均衡,往往會導致細菌入侵身體導致身體出現炎症性反應,最常見的炎症性反應就是扁桃體化膿,扁桃體化膿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扁桃體表面會出現很多的膿性滲出物。哺乳期的媽媽會覺得嗓子疼痛,有時還會出現高燒不退的情況,哺乳期出現扁桃體化膿應該怎麼辦?
1.扁桃體化膿是由溶血性鏈珠菌感染所導致的,治療的首選藥物是青霉素類的藥物,哺乳期使用青霉素類的藥物對哺乳沒有影響,但是在吃藥前一定要做一次青霉素藥物過敏實驗,如果青霉素過敏則需要使用頭孢類的藥物。
2.扁桃體化膿後也可以使用雙黃連口服液、蒲地藍口服液進行治療,這些藥物都是中成藥,成分成分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具有涼血消腫、清涼下火的作用,能緩解因扁桃體化膿所導致的咽喉腫痛、小便赤黃。
3.扁桃體化膿後咽喉腫痛會比較明顯,建議哺乳期的媽媽一定要在扁桃體化膿期間多喝水,每天至少要喝1500毫升的溫水促進新陳代謝,在飲食上也要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質地堅硬的食物有可能會划破化膿的粘膜,因此食物盡量要選擇軟爛一些的食物。
扁桃體化膿後會導致患者出現咽喉腫痛,甚至會出現持續高燒,一定要及時用藥控制炎症的發展。規律性用藥大約一周左右發燒和咽喉腫痛的情況就會有所緩解。處於母乳期的女性用藥時一定要咨詢醫生的建議,避免藥物中的有部分成分讓嬰兒吸收後給嬰兒的身體造成損傷。身體頻繁出現炎症感染,預示著抵抗力在逐漸減弱,母乳期的媽媽也應增強鍛鍊、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才能抵御住細菌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