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是神經內科常見病,本病也叫做缺血性腦卒中,好發於高血壓患者以及長期抽煙喝酒的人身上。得此病後,患者通常會有視物不清、言語不清、意識不清等症狀表現,這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控制,則會併發肺炎、感染性血管炎、尿路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嚴重併發症。要想確診是不是腦血栓,需要進行頭部核磁共振檢查、頭顱MRI檢查、生化檢查。那麼引起腦血栓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詳細闡述。
1.血管壁病變:血管壁病變是導致腦血栓的主要原因,引起血管壁病變的原因有動脈硬化、瀰漫性血管炎、血管損傷、藥物因素、中毒、惡性腫瘤。
2.心臟血流動力學改變:該種疾病的發生也和心臟血流動力學改變有關係,最常見的引發心臟血流動力學改變的疾病有低血壓、心功能障礙、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房撲動。
3.血液成分改變:腦血栓的發生也和血液成分改變有關係,主要包括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巨細胞增多症、高纖維蛋白原血症。除此以外,凝血功能異常、避孕藥、凝血機制異常、各種血液性疾病都會導致血液成分改變,進而誘發腦血栓。
以上所列就是關於腦血栓的發病原因,得了各種疾病,臨床方面通常採用藥物治療,最常用的藥物是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降壓藥物、降血脂藥物、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如果患者不耐受藥物治療,則可以採用手術治療、營養治療。本病通過規範治療,能夠有效的緩解相關症狀,並盡可能的減少復發率;如果治療不及時、護理不當,則會遺留肢體功能障礙等後遺症。